俗話說:傷筋動骨一百天,這是老百姓在長期與疾病鬥争的過程中,對疾病愈合的一種大緻總結,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道理,但并非所有的“傷筋動骨”都需要休息一百天,在骨科的專業人士看來,不同的損傷,其愈合的時間、治療的方式也不盡相同。
今年69歲的唐師傅可謂流年不利,自己在工地不慎從高處墜落,導緻肩胛骨骨折移位且情況較為嚴重,甚至傷及了關節面。如果放在過去,隻能通過保守治療,但極易出現肩關節功能障礙,手擡不起來,影響正常的生活。不過,從去年年初開始,東方醫院集團總院骨科引進全省領先的技術,開展了針對肩胛骨骨折的手術,至今已完成了24例,且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。唐師傅便成為其中一人。據骨科副主任柏文昆介紹,新技術的采用可以減少并發症,促進快速恢複,減少緻殘率。除了這剛“入手”的新技術外,其主打的微創内固定技術——MIPPO技術和PFNA技術,也可謂“神技”。
柏文昆說,骨科在魯木院長指導下,由其本人開展了微創鋼闆内固定(MIPPO)技術,并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大大減少了切口不愈合,皮瓣壞死,骨折延期愈合和骨不連的病例。所謂的MIPP技術其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,維持适當穩定的固定,最大程度地保護骨折斷斷及周圍的血供,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環境。MIPPO技術同樣适用于開放性骨折,特别是皮膚條件不好,嚴重挫傷,不适合廣泛切開的病例。其特點不僅切口小、美觀,患者樂于接受,更重要的是因為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保護,使術後并發症減少,恢複加快,保證了關節功能不會因手術并發症而延緩鍛煉,術後關節功能滿意率明顯提高,為關節功能的早日康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。由于MIPPO技術經皮操作對骨折部位幹擾小,減少植骨率,極大了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。
随着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,老齡骨折患者越來越多,而股骨粗隆間骨折是其多發病。因其常伴有伴有骨質疏松和内科疾病,雖多為低能量損傷所緻,但若未及時有效地治療,及易留下髋内翻、肢體短縮等後遺症。若長期卧床易發生肺部感染、泌尿系統感染、褥瘡等嚴重并發症。既往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多主張行髋關節置換或動力髋螺釘,但其有創傷大,出血量大,手術時間較長。易出現手術失敗、螺釘割出等缺點。且因出血量大,創傷大對患者的身體素質有了更多的要求,使許多患者喪失了手術治療及早期下地活動自理的機會,更有患者因長期卧床死于各種并發症。而骨科開展的PFNA内固定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統,具有手術時間短,操作簡便,創傷小,出血量少,能早期術後功能鍛煉,早期康複,縮短老年患者卧床時間,減少長時間卧床并發症等優點。 PFNA是一種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統,其是更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髓内中心固定系統。其避免了内固定松動或鋼闆斷裂的術後風險。該技術具有以下優點:(1)PFNA用螺旋刀片鎖定技術,當刀片敲入時會自旋轉進入骨質,對骨質起填壓作用, 刀片具有寬大的表面積和逐漸增加的芯直徑,确保最大程度的骨質填壓以及理想的錨合力。因此對于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也能适用。當刀片打入鎖定後,刀片不能旋轉,與骨質錨合緊密,不易松動退出。PFNA依靠螺旋刀片一個部件實現抗旋轉和穩定支撐,其抗切出穩定性比傳統的螺釘系統高,抗旋轉穩定性和抗内翻畸形能力強,為早期患者的負重提供的堅實基礎。(2)PFNA隻需簡斷做三個切口,小的切口意味更小的創傷。令導針進入髓腔後,即可順利完成後續操作。(3)主釘有盡可能長的尖端和凹槽設計,可使插入更方便并避免局部應力的集中,減少出現斷釘及釘尾處再骨折的發生率。